💬 Pofat 的話
最近遭遇搬家和簽證雙重打擊,不過幸好都告一段落,週報復活!
🌎 On Swift Community
世界首場 visionOS 盛會: Let’s visionOS
尚在觀望或不知如何切入 visionOS 這個新平台的 Apple 開發者,不用他想,捷徑就是在 3 月 30 日至 31 日前往北京參加世界首場 visionOS 專門研討會 - Let’s visionOS,不僅可以獲得許多先驅的傳承,也能馬上加入成長中的社群,畢竟拓荒時期最好還是組團打怪存活率高些。
主辦人思琦在 Vision Pro 公佈後很快就開始組團匯整各方資源以及開創社群供大家交流資訊,XRealityZone 電子報和用來交流體驗 visionOS app 的 Let’s xrOS,研討會前其實已經匯聚不少的資源和聯結,也才有華麗的講者陣容,其中台灣的講者由 ChaoCode 的 Jane 擔任演講嘉賓 。除此之外,大會還準備了非常詳盡的參會指南,從住宿交通到吃喝玩樂都有指南,最要緊的美食指南看起來很厲害啊!
要從台灣出發的朋友,不用擔心也不該落單,這次13 有開團,歡迎和他聯絡,或直接在 weak self Discord 裡發聲找團。
Swift 6 Is Finally Coming
在 Swift 升上 5.0 的五年後、 On the road to Swift 6 發佈的四年後,Swift 終於要正式地迎接 6.0 的到來,三月十五號會是正式的 6.0 branch cut,5.10 會是最後一版的 Swift 5。
然而大家擔心 Swift 6 的升級可能會像 2 到 3 那樣帶來巨大的痛苦,但實際情況要好一些,Swfit 6 的語型模型是 opt-in,你仍然可以在 Swift 6 compiler 上使用 Swift 5 模式。當然還是建議大家切好模組再逐步完善,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升級。
The SwiftUI Field Guide
我剛接觸 SwiftUI 遇到最高的門檻是建立 layout 的心智模型,The SwiftUI Field Guide 則可以直接協助你跨越這個門檻,它精美的互動網頁能讓你快速理解其效應,tree view 則快速地讓你理解 SwiftUI 中一個 view 的樹狀結構,以及每個節點如何影響變化,我可以保證玩完這些東西後你會在 SwiftUI 上少走許多冤枉路。
iMessage with PQ3: The new state of the art in quantum-secure messaging at scale
iMessage 其實是最早提供端對端加密的通訊軟體,只是它早期的加密方式都不是太堅強,一直到 2019 年才跟上加密技術(ECC),而現在 iMessage 則超英趕美(說啥呢?本來就美國軟體),直接發展以量子密碼學(PQC)為基礎的協定 PQ3, 雖然現今商用的加密模式對量子電腦來說非常脆弱,但能達到即時破解等級的量子電腦尚不存在。蘋果使用的 PQ3 不只能加密初始建立的金鑰,還能持繼更新以保護後續的訊息交換,如此一來,即使初始建立的金鑰被破壞,仍能保持安全性,這項新升級會在 iOS 17.4、iPadOS 17.4、macOS 14.4 和 watchOS 10.4 推出。
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否用牛刀殺雞,但 Apple 對安全的態度似乎一直是走極端,然而過度複雜而帶來漏洞問題的經驗也存在過。幸好這功能與開發者關係不大,不然依據 Apple 往常提供錯誤資訊的經驗,開發者可能要等到下一次 WWDC 才能找出問題所在。
Using SwiftNIO
SwiftNIO 是跨平台的非同步、事件驅動網路應用 framework,但它是比 Alamofire 更低一層的框架,主要處理訊息事件以及支持各式網路通訊協定,Vapor的部分核心即是基於它來建立。
Swift on server 的 blog 有一系列關於如何用 SwiftNIO 建立 server 與 client 的教學文,對於 iOS 開發者想了解何謂 non-blocking 和 event loop, 這也是很好的入門學習資料。
On-device ML research with MLX and Swift
MLX 是專門用來在 Apple silicon 上做 Machine Learning 研究的框架(注意主要為研究用,並非用來佈署真實產品用的 model),MLX Swift則利用 Swift 高階語言的各種特性讓開發更容易,這讓研究員們能以更低的門檻進行 on-device ML 研究。
🤪 Pofat 選推
Apple Vision Pro 與 Quest 3 的手勢追蹤比較,有趣的是 AVP 雖然影像延遲低很多,且有 90Hz+ 的更新率,但手勢追蹤只有 30 Hz,所以感覺上會延遲更多。
https://x.com/DennysKuhnert/status/1759995618695447020?s=20
Follow 清單都要組成 PS 手把惹
https://x.com/jacobmparis/status/1759264032349888799?s=20
Google 產品名稱的 iteration:Allo → Duo → Google Chat → Google Meet(original) → Google Meet → 😡